核心观点
■ 铜市场分析
期货行情:
9月18日,沪铜主力合约开于69,490元/吨,收于69,450元/吨,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下降0.29%。当日成交量为67,113手,持仓量为154,807手。
昨日夜盘沪铜主力合约开于69,300元/吨,收于69,040元/吨,较昨日午后收盘下降0.46%。
现货情况:
据SMM讯,昨日日内为沪铜现货对沪期铜2310合约交易首日,现货升水高开低走、一路回落。早盘持货商报主流平水铜升水170~180元/吨,好铜升水200元/吨,湿法铜升水120~130元/吨附近。随着贸易商频繁下调价格,主流平水铜升水140~150元/吨陆续成交,好铜CCC-P/金川大板等升水190~200元/吨,但日内秘鲁大板货源宽松,现货报价较低,与平水铜相差无几,升水仅160元/吨。进入主流交易时段,现货升水进一步走跌,主因常州地区集中到货并且急于换线,中铝系在常州地区低价出货令市场成交困难,价格持续下行;上午十时附近,现货升水跌至100~120元/吨,进入第二交易时段后,主流平水铜低至升水80~100元/吨,秘鲁大板升水100元/吨亦可出货。
观点:
宏观方面,根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数据,美国国债总额于18日首次超过33万亿美元,中国7月份持有的美国国债为8218亿美元,环比减少136亿美元,为连续第四个月减持。日本7月份持有的美国国债为1.1125万亿美元,环比增加69亿美元。国内方面,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《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(试行)》,意味着首个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发布。
矿端方面,据Mysteel讯,上周铜精矿现货TC维持偏弱局势,基本面变化不大。市场参与者普遍反馈市场较为清淡,冶炼厂的现货需求未完全启动,多观望为主,多等待CSPT季度会议结果。现货TC的支撑和打压因素交织,南美、非洲、亚洲供应端存在干扰及干扰预期,但是日本炼厂的运营也存在干扰。目前来看,10月船期货物TC预计暂时维稳,但对于11月-12月船期的货物仍需保持观望,并且继续关注矿山与港口的发运情况、冶炼厂的检修及项目进展。周内TC价格上涨0.62美元/吨至93.19美元/吨。
冶炼方面,上周国内电解铜产量24.10万吨,环比减少0.1万吨,产量小幅减少,9月有少部分冶炼厂正在检修中,不过对整体产量影响不大,其他冶炼企业维持正常高产。因此周内铜产量小幅减少。而由于目前TC价格仍旧高企,即便临近国庆,但是多数炼厂仍维持正常生产,因此此后产量或仍维持相对偏高水。
消费方面,据Mysteel讯,周内铜价维持高位震荡走势,叠加交割临近,下游多数时间处于观望,日内入市采购仍以刚需接货为主。且部分加工企业反馈旺季新增订单表现并不理想,加之仍存看跌铜价情绪,此价位下备货情绪稍显谨慎,因此盘面回调下消费提振空间有限,并且临近国庆假期,由于铜下游终端行业较为分散,部分企业或逐步进入休假状态。因此预计国庆前后下游消费难有明显提振。
库存方面,上个交易日,LME库存收于14.75万吨,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.42万吨,SHFE库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.34万至1.70万吨。SMM社会库存上涨1.57万吨至11.08万吨。
国际铜与伦铜方面,昨日比价为7.34,较上一交易日基本持平。
总体而言,目前传统旺季需求的体现并不十分明显,铜价此前未能成功站稳7万关口。不过在国内降准以及地产板块扶持政策持续出台的影响下,铜价仍然相对维稳,下周将会迎来美联储议息会议,不过目前市场对于未来加息路径的预期相对统一,因此预计对于铜价产生的影响相对有限。操作上,在宏观情绪持续改善情况下,铜品种仍建议以逢低买入套保为主。
■ 策略
铜:谨慎偏多
套利:暂缓
期权:卖出看跌@66,000元/吨
■ 风险
需求持续偏弱
美元持续走高
(全球金属网 OMETAL.COM)
【点击此处】或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用微信
接收各种行情报价啦!